寧夏自治區近三年能源結構調整規劃
1、削減煤炭消費比重。制定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工作方案,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管理。到2020年,扣除熱電聯產用煤,全區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1.19億噸以內。加強煤炭洗選和清潔利用,2020年全區原煤入選率達到86%。重點削減非電力用煤,重點區域城市煤炭消費總量實現負增長,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煤炭消費總量分別下降10%、5%、5%左右。嚴格控制耗煤行業煤炭新增量,各地級市所有新建、改建、擴建耗煤1萬噸及以上項目(除熱電聯產外)一律實行煤炭等量或減量替代。
2、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切實降低燃煤消費,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到2020年,力爭全區非化石能源消費總量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0%左右,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提高到20%。優化風能、太陽能開發,到2020年,全區風電裝機規模達到1100萬千瓦以上,爭取光伏發電規模達到1000 萬千瓦以上。鼓勵發展生物質發電,推進垃圾發電、生物質直燃發電、生物質沼氣發電等多種形式的綜合應用,到2020 年,力爭生物質發電裝機達到20 萬千瓦。實施煤礦瓦斯綜合利用,加快地熱能資源開發和利用。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納力度,基本解決棄風、棄光問題。
3、深入推進清潔取暖。堅持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確保全區群眾安全取暖過冬。調整優化城市供熱規劃,到2020年,全區城鎮集中供熱范圍進一步擴大。2018年制定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清潔取暖實施方案(2018-2021年)》,并分年度組織實施。在集中供熱管網確實無法覆蓋的區域,依實際情況實施電代煤、氣代煤等清潔供暖工程。具備地熱資源開發條件的地區,以集中式與分散式相結合的方式推進地熱供暖開發。對暫不具備清潔能源替代條件的地區,積極推廣將潔凈煤作為清潔供暖體系的有益補充措施。
4、抓好天然氣供儲銷體系建設。落實《自治區天然氣供儲銷體系建設工作分工方案》,加大天然氣供應和推廣力度。積極協調國家爭取寧夏天然氣指標,力爭2018年我區管道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達到28億立方米;到2020年達到30億立方米,占全區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4%左右。堅持“以氣定改”,在落實氣源的情況下有序推進“煤改氣”。加快儲氣設施建設步伐,2020年采暖季前,地方政府和城鎮燃氣企業的儲備能力達到量化指標要求。堅持“民生優先”,建立完善調峰用戶清單,采暖季實行“壓非保民”,優先保障民生用氣。
5、加快農村“煤改電”電網升級改造,電網企業要統籌推進輸變電工程建設,滿足居民采暖用電需求。鼓勵推進蓄熱式等電供暖。地方政府對“煤改電”配套電網工程建設應給予支持,統籌協調“煤改電”“煤改氣”建設用地。
6、強化散煤煤質監管。全面開展城中村、農村、城鄉結合部等區域在用散煤消費情況和散煤經營單位排查,制定散煤削減替代方案及年度計劃,鼓勵各地開展城市建成區“無煤區”建設。全面禁止劣質散煤的銷售。2018年各地級市城市建成區加快清潔煤配送中心建設;2019 年年底前,重點區域建成以縣(市、區)為單位的全密閉配煤中心,固原市、中衛市力爭2020年完成建設。按照網格化監管要求,各級工商、質監、環境保護等部門要組織開展秋冬季民用散煤治理專項檢查行動,加大抽測、抽檢力度,對不符合寧夏民用煤質量標準的,按照有關規定從嚴從重進行處罰,確保生產、流通、使用的民用煤質達標。
(7)強化燃煤電廠治理。嚴格控制新建燃煤自備電廠,除國家有特殊政策規定且納入國家電力建設規劃的項目外,原則上不再新(擴)建燃煤自備電廠。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加大燃煤自備電廠改造和淘汰力度,全面開展全區小火電機組排查工作,建立清單和臺賬。2018年年底前,淘汰《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相關產業政策規定的淘汰類機組及能耗、環保、安全等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燃煤機組。
(8)強化燃煤鍋爐整治。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一律禁止新建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以及茶浴爐、經營性爐灶、儲糧烘干設備等燃煤設施,其他地區一律不再新建10蒸噸/小時以下的燃煤鍋爐。2018年年底前,銀川市城市建成區基本淘汰燃煤鍋爐(保留的應急鍋爐、調峰鍋爐除外),其他市、縣城市建成區全部淘汰2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2019年年底,繼續淘汰地級市城市建成區不能達標排放的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到2020年,全區各地級市城市建成區基本淘汰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
(9)實施鍋爐環保升級改造。2018年年底前,銀川都市圈達到燃煤鍋爐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其他地區達到排放標準要求。2020年年底前,鼓勵全區65蒸噸/小時及以上燃煤鍋爐全部完成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新建燃氣鍋爐要同步實現低氮改造,2020年年底前,完成各市城市建成區現有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
(10)加大對純凝機組和熱電聯產機組技術改造力度,穩步推進城市高效燃煤熱電聯產和余熱回收利用項目建設,加快供熱管網建設,淘汰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鍋爐和散煤。2018年10月底前,銀川市完成“東熱西送”一期工程,2020年年底前,中寧縣力爭完成天元錳業熱電聯產項目。在不具備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條件的地區,現有多臺燃煤小鍋爐的,可按照等容量替代原則建設大容量燃煤鍋爐,取消分散燃煤鍋爐。2020年年底前,重點區域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電廠15公里供熱半徑范圍內的燃煤鍋爐和落后燃煤小熱電全部關停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