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NOx減排標準多少合適?
2019年以來,政府持續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環保早已成為各行業敏感詞。特別是針對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傳統產業如鋼鐵、煤炭等都面臨著產業轉型、環保升級,水泥行業也不例外。
當前,水泥行業施行的是GB 4915-2013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項污染物排放指標分別為30mg/m³、200mg/m³和400mg/m³,重點區域執行20mg/m³、100mg/m³和320mg/m³標準。
而2018年以來,隨著環保和錯峰生產力度的不斷加碼,“超低排放”概念植入水泥行業,多省市連續出臺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值實施計劃,積極要求1-2年內水泥行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多數地區要求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要分別不高于10mg/m³、50mg/m³、100mg/m³。
對于水泥行業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不同人士給出了不同看法,其中部分人士認為超低排放是大勢所趨,只是需要成熟的脫氮技術來支撐;而另一些人認為水泥行業本身就不應當推進超低排放。觀點如下:
1、中國現在的水泥企業氮氧化物的排放出現兩個極端化。據其統計,當前有5%-10%的水泥廠能夠實現Nox排放100 mg/m3左右,20%的水泥廠Nox排放值在800 mg/m3左右,其中上下差別顯著,一般情況下,大部分水泥廠Nox的排放都在400-600 mg/m3之間。
2、從環保部最近公布的大氣質量氮氧化物的排放源來看,水泥工業的氮氧化物排放并不占主要因素,占全行業的十分之一左右,移動的交通工具比如汽車汽油的排放的氮氧化物比例最大。所以總的來說此人士認為水泥行業的超低排放并不科學,特別是一些地區要求氮氧化物達到50 mg/m3,這只能加大所謂的氨逃逸問題造成二次污染,并沒有實現超級排放的真正意圖。
3、當下超低排放的趨勢是值得肯定的但不應當出現“大躍進”的情況,市場的大力引導必須要有過硬的技術來支撐,而當下總的來看并沒有哪一種成熟的脫氮技術能夠滿足當下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求。在提出一些排放標準時應當全面考慮其是否能夠實現以及實現標準會帶來的負面作用。當下大多數水泥廠使用的SNCR技術并不能夠達到所謂的超低排放,而SCR技術并不成熟并且還存在一定問題如催化劑的中毒現象、粉塵阻塞、成本高。
4、未來水泥廠實現超低排放要走SCR技術脫氮這條路,但首先要解決SCR當前遇到的問題,研究低溫催化劑和隔離催化劑技術。這也為水泥行業提供一個方向就是政府應當大力鼓勵支持技術研究,而不是一味的要求水泥廠來拉動超低排放。
5、一些其他國家也特別重視大氣保護,而他們對水泥行業氮氧化物要求并沒有那么高,普遍排放值為400 mg/m³左右,而我們某些省市卻大力推崇超低排放其實就是為了取得錯峰生產時期的豁免權,但實際上他們一般都實現不了所說的超低排放,就算有的地方實現超低排放也是通過大量的噴氨水。
6、水泥企業下一步新的排放標準要朝著氮氧化物排放小于100 mg/m³的方向發展。
總體來看,水泥工業的超低排放是行業面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符合當前生態文明建設方向,但是超低排放應該控制到怎樣的水平?怎樣整合現有技術實現氮氧化物的有效減?這些問題都值得業內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