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銅川藍天保衛戰方案(鍋爐相關)
1、加強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管理。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禁止銷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擴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設施,已建成的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改用電、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或者其他清潔能源。
2、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煤炭消費實現負增長,繼續推進清潔能源替代燃煤和燃油,新建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按照煤炭集中使用、清潔利用的原則,重點削減非電力用煤,提高電力用煤比例。
3、開展燃煤鍋爐綜合整治。全市不再新建35蒸噸/時以下的燃煤鍋爐。加大燃煤小鍋爐及茶水爐、經營性爐灶、儲糧烘干設備等燃煤設施淘汰力度。對已排查出的35蒸噸/時以下燃煤鍋爐(20蒸噸/時及以上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除外),9月底前基本完成80%的拆除或實行清潔能源改造任務,年底前全部完成。新排查出屬于拆改范圍內的燃煤鍋爐,發現一臺拆改一臺。加大燃煤鍋爐、燃氣鍋爐、燃油鍋爐、生物質鍋爐改造力度,各項污染物執行新修訂的《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完成現有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
4、深入推進散煤治理。繼續整村推進農村居民生活、農業生產、商業活動燃煤(薪)的清潔能源替代,采取以電代煤、以氣代煤,以及生物質能、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替代。堅持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熱則熱、宜煤則煤,深入推進散煤治理。5月底前完成農村散煤治理定村確戶清單,暫未落實以電代煤、以氣代煤和集中供熱區域外的居民,使用潔凈煤+民用高效潔凈煤爐具或蘭炭+蘭炭專用爐具。
5、對火電企業進行改造。嚴格落實省上采暖季優化電力調度方案,按照煤耗能效、排放績效綜合水平對電力行業精準實施錯峰生產,現有火電燃煤機組在保證居民、企業正常需求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減少發電,禁止超負荷發電。
6、加大對純凝機組和熱電聯產機組技術改造力度,加快供熱管網建設。積極落實替代熱源,優化熱電機組運行方式,嚴格落實“以熱定電”。
7、優化熱源點規劃布局。禁止新建燃煤集中供熱站。推動熱電聯產富余熱能向合理半徑延伸,覆蓋范圍內的燃煤集中供熱站全部退出,覆蓋范圍外的統籌布局天然氣、電、地熱、生物質等清潔能源取暖措施。